中新经纬7月10日电 (王玉玲)近日,微脉向港交所递表,申请主板上市。
微脉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知名公司,曾获得百度资本、元璟资本、光源创投等明星机构资本加持。在本次递交招股书之前,2025年1月,微脉完成2亿元人民币的D轮融资,新增融资方包括信银投资、求是资本、浙江余杭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等。
微脉称,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提升AI能力,扩大AI应用场景;扩大全病程管理服务;扩大医疗管理生态圈并拓展其他相邻业务线;策略性投资或收购在特定医疗专科具有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的公司;用作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业务覆盖4700家医疗机构
根据招股书,2022年至2024年(下称报告期),微脉主要提供全病程管理服务、医疗健康产品销售、保险经纪服务和其他服务,年收入分别是5.12亿元、6.28亿元和6.53亿元。
其中,全病程管理服务(涵盖患者从治疗前到治疗后整个过程的综合医疗解决方案,包括预防、诊断、治疗及康复)是微脉的主要收入来源。2015年,微脉推出移动应用程序微脉,开始提供全病程管理服务。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微脉与中国157家医院合作提供患者端全病程管理服务,在每家医院设立专门的微脉全病程管理中心。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微脉涵盖超过4700家医院及医疗机构,提供支付结算、病历调阅及患者病史访问服务。
中新经纬在微脉App上看到,微脉可以提供三甲医院预约挂号与线上问诊服务。例如,某医院不孕与优生科主任医师在线图文咨询价格为39元一次,包括48小时15回合咨询服务。包月咨询价格为299元,包月期间可以免费不限次咨询医生。此外,微脉也能提供医生的专科服务。例如,某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的专科服务年费用为6999元,服务内容包括365天的图文咨询、12次饮食指导、12次用药指导等,平台显示已服务63位用户。
微脉表示,该公司开发了涵盖多种院内场景(从患者检查、咨询、治疗到住院)的服务项目,全病程管理收入主要来自购买服务的患者。对于每一位患者,微脉建立了由医生、医院护士及医院管理员、个案管理师及医疗助理组成的多学科服务团队。
从市场竞争格局与客单价来看,微脉表示,中国全病程管理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尽管中国已有上百家市场参与者,但大多数参与者业务规模有限。就收入而言,微脉于2024年在中国全病程管理市场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0.71%。
微脉提到,在所有市场参与者中,微脉在2024年的患者人均服务价值约1600元,为行业内最高,超行业均值4倍。
除了全病程管理服务,微脉还有两块主要业务,一是分销医疗健康产品,二是保险经纪服务。
报告期内,微脉分销医疗健康产品产生的收入分别为0.52亿元、0.98亿元和1.2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从10.2%提升至19.4%。中新经纬在微脉App上看到,在“健康商城”板块,微脉提供营养保健、皮肤用药、医疗器械、减肥瘦身等多品类产品。
微脉保险经纪服务的收入分别为0.34亿元、0.90亿元和0.56亿元。招股书中,微脉称,该公司拓展保险经纪服务领域,与中国各地部分保险公司合作,为患者提供保险产品。
2025年4月,微脉投资(微脉透过合约安排控制的并表联属实体)订立股权转让协议,收购宁波岑石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一家主要从事保险中介业务的公司)60%股权,现金代价为0.54亿元,将分三批结清。
预计短期内实现盈利
从财务数据来看,微脉迄今处于亏损中。报告期内,微脉年度亏损分别为4.14亿元、1.50亿元和1.93亿元,合计7.57亿元。微脉称,亏损的原因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报告期内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亏损分别为1.73亿元、0.43亿元和1.52亿元。二是报告期内产生较高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98亿元、1.35亿元和0.95亿元。
此外,报告期内,微脉的流动负债净额分别为18.00亿元、18.96亿元和20.43亿元,主要由于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所致。负债净额分别为16.37亿元、17.78亿元和19.59亿元。
微脉表示,年度亏损未能准确反映相关财务表现。过往报告期内,微脉的亏损主要由于发行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所致,该等项目属一次性性质。若剔除该等非经常性项目,微脉的经调整净亏损已稳步下降。此外,亏损还来源于报告期产生的营运开支。微脉的营运开支已由2022年的3.43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1.72亿元。随着营运效率的提升,微脉预期于短期内实现盈利。
对于如何实现盈利,微脉在招股书中称,将持续扩张医院网络。过往合作的大部分医院在建立合作关系后十个月内即可实现月度医院合作经营利润率为正。微脉还表示,已采取多项措施控制营运开支,尤其是销售及分销开支。此外,微脉将可赎回优先股重新分类为普通股,将不会产生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亏损。
历经六轮融资
微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3年,彼时微脉技术在中国成立,该公司是微脉主要营运实体及早期控股公司。2015年9月,微脉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获豁免有限公司。
微脉创立之初,就获得市场高度关注。招股书显示,2016年,微脉获得了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吴泳铭,腾讯集团前高级副总裁、微光创投创始人吴霄光等人投资。
从融资来看,微脉在2016年至2020年密集融资,进行了A轮至D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源码资本、微光创投、元璟资本、千骥资本、IDG资本和百度资本。
本次递交招股书前夕,2025年1月,微脉进行D+轮融资,新增融资方包括信银投资、求是资本、浙江余杭转型升级产业基金等。迄今,微脉一共完成六轮融资。
从股权结构来看,微脉公司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裘加林透过iChoice Holding间接控制微脉已发行股份总数24.35%的投票权,裘加林及iChoice Holding为微脉单一最大股东。
根据招股书,在创立微脉前,裘加林于2008年加入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期间先后担任首席运营官及医疗业务负责人,负责统筹无线医疗、区域医疗、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及医疗物联网等医疗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此外,MPC IV L.P.与MPC IV-A L.P.持股比例合计为10.53%。招股书显示,MPC IV L.P.与MPC IV-A L.P.是为在中国投资为主要目的而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MPC Management IV L.P.是这两只基金的普通合伙人。
MPC IV L.P.与MPC IV-A L.P.的股份是从经纬(经纬中国第四香港有限公司)受让而来。根据日期为2025年5月8日的两份股份转让协议,经纬将其持有的微脉优先股转让给两只基金。MPC IV L.P、MPC IV-A L.P.获得微脉股份总代价分别为2068.38万美元和206.82万美元。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王玉玲:wangyul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李中元
相关文章:
微脉递表港交所:百度资本、IDG入股,三年累亏超7亿元07-10
新城控股:1-6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为103.3亿元 租金收入64.79亿元07-10
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发布 腰部企业经营改善明显07-09
招20人!西藏军区总医院住培招生开始了07-08
东北新发地二期建设年底完工,助力辽宁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07-05
中国飞鹤:12亿补贴+10亿回购 双向发力传递长期价值07-05
见证历史!又一只,超2000元!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