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男子隔空猥亵20名幼女被判15年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5 11:08:00    

虚拟世界中的真实创伤

2022年7月,一家互联网平台的工作人员在巡查后台时发现,有一名用户在平台上向他人索要身体隐私部位的照片,遂报案。

办案人员很快就查到可疑用户是1998年出生的舒某,便赴外地将其抓获。舒某的手机中有大量女童的隐私照片和视频,以及带有诱骗威胁言论的聊天记录截图。通过这些聊天记录和平台的注册手机号,办案人员最终确认了20名未成年女童的身份等信息。

这些女童分布在全国多个省份,办案人员分赴各地取证。他们首先联系女童的家长,说孩子可能在网络上遭到了侵害,能否将孩子带到附近的派出所和办案人员聊一聊。在沟通中,家长们一个共同的担心是,取证会不会对孩子有影响。

坎坷揪心的取证之路

有着丰富经验的司法社工李涵说,他们在开展未成年被害人的救助工作时,要花很多时间和未成年人的父母充分沟通,消除他们的恐惧、误解等。

取证中,有一件事给检察官李思瑶留下了特别深的印象。被害女童说,和舒某聊了几次后,她感觉到了不对劲,就把事情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可她没料到,父亲当时却打了她。女童说这句话的时候,眼泪唰的一下就掉下来。

在向未成年人取证时,办案人员通常也会联系地方相关部门,看是否能给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辅导、社会救助等。

一年多的时间里,办案人员找到了20名被害女童,大多是7到10岁。最终有19名女童及其家长愿意配合作证,留下了他们的证词。

自己淋过雨

所以要撕烂别人的伞?

对于这些被害人,嫌疑人舒某一开始是诱骗。当掌握了女童的信息甚至照片之后,舒某就会对女童进行威胁、恐吓。

司法鉴定结果显示,舒某有恋童症,这是一种性偏好障碍。不过舒某的辨认、控制能力正常,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舒某向办案人员描述,他童年曾遭父亲虐待,后来父母离异,与家人关系疏远。

早在2018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第十一批指导性案例,确立了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视同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也发布了相关司法解释,明确隔空猥亵应以强制猥亵罪或者猥亵儿童罪定罪处罚。考虑到舒某猥亵儿童人数众多,且时间长、手段恶劣,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最终提出加重其刑罚的意见。

2024年3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判决舒某犯猥亵儿童罪、强制猥亵罪,数罪并罚,合并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六个月,剥夺政治权利五年。

检察官李思瑶说,很感激有19名被害人最终配合取证,指认了舒某的犯罪。她想告诉这些孩子,因为她们的勇敢,舒某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来源:CCTV今日说法)

相关文章:

男子隔空猥亵20名幼女被判15年半08-15

血浓于水的“母子情”——张正救治抚育小八路的故事08-13

山西省五台县发布暴雨黄色预警07-26

16岁女子飞机上分娩疑携带传染病,多方回应:已对班机进行清洁07-16

@家长 暑期交通安全“不放假” 带孩子出门这几件事要注意07-10

西北师范大学2025年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公告07-10

招20人!西藏军区总医院住培招生开始了07-08

23名死亡人员违规领取高龄津贴,当地通报!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