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南海丹灶的佛山市南海南洋电机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洋有为”),能看到被绿布围住的新厂房正在火热建设中,同样火热的,还有整齐堆放在车间外等待发货的风幕机等产品。深耕行业数十年,南洋有为从电机代加工起步,成长为区域内的“隐形冠军”,产品已经远销70多个国家。
如今,企业的接力棒正悄然传递到二代手中——总经理助理陆国浇,这位带着机械自动化与国际经济复合背景的年轻人,用数字化改造车间、用短视频链接市场,在传承中为传统制造注入新活力。近日,我们走进南洋有为,与陆国浇深入对话,探寻他眼中的“二代接班”与企业革新之路。
从小就爱拆家,兴趣是最好的初心
提及二代接班,很多人会联想到使命与责任,但陆国浇的答案却格外坦诚:“我并不是从小就有要接班的使命感,更多是源于对机械的热爱。”

这份热爱,从童年时期就已萌芽——4、5岁时,他就敢把家里的电视、冰箱、收音机拆得七零八落,再一步步还原到正常使用,还原不了的,就自己到处找解决办法。成长过程中,父亲的引导与工厂里的零部件,更是让这份兴趣逐渐沉淀为对行业的认知。大学期间,陆国浇选择机械自动化专业,为未来深耕制造业打下技术基础。
毕业后,他并没有急于回到企业,而是经历半年“空窗期”反思。“进入公司后我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匹配公司的发展,后面就去海外进修了3年。”陆国浇说,系统学习国际经济、市场与计算机知识,让他看到全球制造业的数字化趋势,也让他明白,接班不是“守业”,而是要带着新思维“拓业”。
2020年后,陆国浇正式加入南洋有为。“我们企业是从电机起家的,早期给很多知名家电品牌做代加工,后来才一步步研发风幕机、新风系统等。”他说,电机技术是南洋的“根”。而他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根”上长出新枝——无论是为风机增加智能化功能,还是让工厂实现数字化转型,都离不开对传统技术的传承与迭代。

这种“传承”还体现在对老客户的珍视上。南洋有为的风机产品以“经久耐用”闻名,不少客户使用10年仍在正常运行。“不能因为开发新客户,就丢掉老客户。”陆国浇说,针对这些老用户,企业推出“旧机升级”服务,只需添加少量辅材进行改装,就能让老产品具备远程操控、智能调节等新功能,“在原有基础上做延伸,才是对客户负责,也是对企业口碑的守护。”
以数字化重构生产,用“全球统一标准”打开市场
走进南洋有为的生产车间,能够看到许多“庞然大物”,机械手精准分割板材、激光设备高效加工。未来,陆国浇计划在车间里打造一幅“数字化图景”。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数字化工厂’,除了组装环节需要人工,从来料、加工到成品码放,全流程都实现自动化。”他解释道,这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确保每一件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在产品研发上,南洋有为的思路也非常国际化。目前,南洋有为国内与国外市场占比基本持平,但不同于部分企业的分层策略,南洋坚持“全球统一标准”——参考国际认证体系,从设计、开发到生产,国内外所有产品采用同一套高标准。

“如果针对不同市场单独采购、单独生产,订单量小了,成本反而更高。”陆国浇说,更重要的是能让全球客户认可南洋的“品质底线”。
智能化是南洋有为产品的另一大亮点。以去年推出的T1T3系列风机为例,这款产品不仅支持“方圆两公里无线操控”,解决了三峡大坝等大型项目“拉线改造难”的问题,还针对中东市场的沙尘天气,设计了可拆洗过滤网。
更关键的是,它打通了全场景智能的底层逻辑——国内支持小米、华为等系统,国外适配苹果、谷歌、三星智能等平台,还能兼容485、KNX以及MATTER等国际通用协议。
“用户拿到我们的代码,无论是用手机、Pad还是自有系统接入,都能直接控制风幕机及新风机。”陆国浇笑着举例,比如冬天室内开暖气时,风机会自动感应室外温度,开启PTC加热功能;夏天则能根据室内外温差调节风量,降低30%左右的能耗。
不做“个人IP”,也不一定非要“子承父业”
关注电机和风幕机产品的人,应该能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刷到陆国浇的视频——没有华丽的包装,只有风机产品的功能演示、车间生产的真实场景,以及如何解决客户痛点的实用内容。
“我从来不做个人IP,只是帮企业做形象展示。”他强调,账号的核心是为产品服务、为客户服务,而非突出个人,未来有可能是其他优秀的人做。
2025年4月广交会期间,陆国浇开始尝试运营短视频账号。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很多客户不看说明书,遇到问题就觉得产品有问题。我们不如拍些视频,教大家怎么用、怎么修、怎么改装。”

没想到,这种“接地气”的内容很快见效——不仅有客户通过视频咨询合作,甚至有合作伙伴主动提出:“你们拍个解决某类问题的视频,我们转发给终端用户,比口头解释更清楚。”
如今,短视频已成为南洋有为链接市场的重要纽带。通过账号,陆国浇能快速收集客户反馈给技术部,加快产品迭代速度。“以前靠各省办公室收集反馈,等信息传回来已经慢了;现在通过短视频和电商,客户的需求能直达研发端,这才是数字化时代的优势。”
谈及未来,陆国浇没有急于给自己贴上“接班人”的标签:“我觉得企业发展不是非我不可,可以子承父业,但如果有更有能力的职业经理人,我愿意请他来管理,我只负责把握大方向——比如产品怎么创新、市场怎么拓展。”在他看来,二代接班的核心不是“占据位置”,而是“为企业找对方向”;传统制造的未来,也不在于“守着老本行”,而在于用技术、用思维、用链接方式的革新,让老品牌焕发新生。
从“拆家少年”到“革新者”,陆国浇的故事或许正是佛山制造二代的一个缩影:他们带着对行业的热爱而来,带着全球视野的思维革新,在传承中突破,在突破中守护,让传统制造在时代浪潮中始终保持前行的力量。
文、图 | 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倪玉洁、实习生邱淑冰
相关文章:
玉见·厂二代 | 南洋有为陆国浇:可以子承父业,也可让优秀的人上09-10
听见旧时光的声音:ALATS Q3木质音响,轻提便携,声入人心09-08
《日掛中天》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导演:中国电影要关注中国人的精神面貌09-07
“反诈老陈”账号被封,本人回应:意料之中09-06
从村名由来里读河南民权县历史文化09-03
济宁+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名单来了!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