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涉及小街巷建设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太原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9 06:14:00    

5月8日上午9时30分,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发布会,太原市住建局介绍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和功能品质提升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贺旭宏

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太原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权威部门话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八场,邀请到太原市委住建工委委员、市住建局副局长王海生,太原市住建局计划投资科科长李智斌,太原市住建局建设项目服务保障科科长雷永光,太原市住建局城市发展科科长韩冉,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太原市委住建工委委员、市住建局副局长王海生介绍相关情况。

太原市委住建工委委员、市住建局副局长 王海生

记者朋友们:

上午好!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我市加快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一年。太原市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秉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以“严细实优”的工作作风,聚焦路网体系完善、城市有机更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筑产业转型发展等四大工作任务全面攻坚,着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太原篇章贡献力量。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完善城市路网体系,让群众出行更便捷

城市交通是否畅通、群众出行是否便捷,不仅关乎城市形象,更关系到市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我市拉大城市框架,优化发展空间,持续加大路网建设力度,跨汾桥梁、快速路、主干路等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之相连接的小街巷,却成为我市路网体系建设的短板和欠账。

针对“大动脉畅通、小街巷不畅”等突出问题,今年,我市按照“轻重缓急,解决急需”的原则,围绕保交房、城中村改造、学校医院公共服务设施补缺三大路径,系统谋划了50多条街巷,并将这些街巷的建设改造作为重中之重的民生工程全力推动。

今年街巷的建设改造坚持“全要素提升”理念,如同为城市进行一场精密的“微创手术”。地下管网全面更新,水电气暖、雨污分流、通讯线缆全部入地,预留检修通道,彻底告别“马路拉链”现象;地面空间系统优化、快慢分离,自行车道、人行便道、城市家具、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历史记忆精心保留,百年古树、老建筑、老字号商铺均纳入保护名录,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这种“地上地下统筹、历史现代融合”的建设改造模式,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这批街巷中,十四号线北街、南十方南街、马庄南路、玉河街等17条街巷已开工建设。其中,亚日街、享堂街、坞城西路、后北屯街、平阳西二路等道路已基本完成,正在收边收口进行街景街貌全面整治。其余街巷的建设改造,将根据前期成熟情况和交通组织情况,有序展开,在年底前将全部完成。

二、实施城市有机更新,让老城焕新颜更宜居

城市更新不是简单的“涂脂抹粉”,而是一场深刻的“城市基因重组”。我市坚持“体检、更新”一体化推进,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连续五年持续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从住房、社区、街区、城市4个维度,深入查找停车难、充电难、养老服务设施不全、儿童活动场所欠缺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公共服务不均衡、文化特色彰显不够等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针对性地制定措施,谋划更新项目,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2020年以来,我市实施了3497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涉及1.5万栋楼,惠及64.4万户居民;同步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022部,对住宅老旧电梯更新310部。改造后的老军营小区、山西大学宿舍区、绿缘小区等一批高品质小区,取得了良好效果和示范效应,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住环境极大改善,市民幸福感满满。今年,我市再新开工改造18个老旧小区,涉及28万平方米、82栋楼、4000余户居民;并通过自愿方式,同步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130部、住宅老旧电梯更新500部以上,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

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工作。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摸底工作,形成“一社区一台账”。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养老托育设施建设等工作,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完整社区的建设。小店区的山西大学社区入选国家完整社区试点,杏花岭区的耐火西巷社区、尖草坪区的翠馨苑等9个社区入选省级试点社区,试点建设、取得示范效果,有效带动了全市完整社区的建设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以城市更新示范城市为契机,坚持先体检后更新,不体检不更新,重点推进地下管网更新改造、老旧小区、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城中村改造、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利用、老旧街区、老旧厂区的改造提升、完善“一老一小”配套设施等一批更新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太原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2011年,我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全面系统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

近年来,我市完成了《太原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工作;积极推进了太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南华门、东三道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店头、青龙古镇、程家峪村等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报批工作;持续开展了历史资源普查认定,将市域范围内具有潜在价值的4处历史地段、37处历史建筑、2处传统村落纳入推荐名录;重点实施了钟楼街片区保护修缮、府城文道保护修缮、五一广场提升改造、迎泽大街提升改造等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地段保护更新项目,名城格局、历史环境、特色魅力得到充分彰显。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站在中华文明永续传承的高度,不断丰富太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价值内涵,完善保护传承体系,分步骤、有计划的做好文物、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小规模、渐进式推动历史城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加强各类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不断扩大历史文化名城影响力,为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做出积极贡献。

四、推动建筑产业革新,培育绿色发展动能

优化营商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发挥“优化营商环境、入企服务、央企服务”专班效能,精准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助力市场主体扩规提质。重点扶持建筑企业资质升级与总承包能力提升,推动企业向高端化、规模化发展;培育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转型,打造一批科技型、特色化标杆企业。深化建筑业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及工程。同时,加强与外地在并施工企业联动,优化服务保障机制,稳定建筑业发展基本盘。

聚焦绿色低碳,推动建筑革新。研究出台《太原市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绿色建造行动,实现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标准。深化绿色建筑创新项目创建,重点扶持高星级绿色建筑及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开展零碳建筑试点;以钢结构住宅为突破口,打造高装配率示范项目,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研究编制符合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设计导则,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省级示范工程,提升产业竞争力。确保新开工建筑装配式占比达40%以上,高质量完成省级年度目标任务,加速建筑工业化进程。

通过企业培育与绿色转型双轮驱动,构建现代化建筑产业体系,助力我市城乡建设领域实现低碳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决策部署,笃行不怠、久久为功,全力抓好年度各项重点工作、重点任务的完成,为我市高质量发展和功能品质提升作出新的贡献。

介绍完毕,谢谢大家!

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贺旭宏

谢谢王海生同志的介绍。

下面是记者提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山西日报 记者

太原市2020年以来已启动实施改造老旧小区3497个,请问,今年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太原市住建局建设项目服务保障科科长 雷永光

谢谢您的提问,也非常感谢媒体记者们对太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我市2025年计划新开工实施改造18个老旧小区,同步继续实施改造去年已启动的673个老旧小区。为确保改造工作顺利推进,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坚持“问题”导向,在方案设计上“下功夫”。对拟改造的老旧小区开展精准调研与需求摸底,找准安全隐患和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短板,分类建立问题清单,区分“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需求,充分征求居民意愿,“一小区一对策”合理确定改造内容、改造方案和建设标准,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第二,坚持“质量”导向,在改造效果上“下功夫”。坚持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改造各环节和全过程,压实参建各方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施工现场管理。采取针对性措施,精准消除各类施工安全隐患;优化场地布置、合理安排时序,最大限度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坚决打击偷工减料、施工质量不达标等损害群众利益行为。

第三,坚持“管理”导向,在长效治理上“下功夫”。结合改造同步建立基层党组织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配合,业主委员会及物业服务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引导居民协商确定改造后小区的管理模式、管理规约及议事规则。积极探索“片区统筹管理”模式,降低小区管理成本,引导有条件的小区引入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或通过居民自管、社区托管、单位管理等方式,解决好老旧小区脱管失管难题,巩固好老旧小区改造成果。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紧紧围绕这个目标,继续抓好老旧小区改造这项民生工作,为我市人民的居住环境改善和提升作出更大贡献。

太原交通广播 记者

太原市小街巷建设的意义和工作进展如何?

太原市住建局计划投资科科长 李智斌

谢谢您的提问。

小街巷连接着大民生,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对于完善路网结构,提高道路通达性,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意义重大。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把小街巷建设改造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之一。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切实办好群众关心的“天大的小事”,精心策划,科学组织,按照“路平、沟通、水畅、灯亮、洁化、绿化、序化”的标准,有序推进小街巷改造项目建设。近年来,我们已重点实施了配套主干道更加畅通的五一路、解放路微循环等;方便群众出行的奶生堂、坞城西路等;服务学校医院商场体育场的成成中学、新五中校区、奥莱、滨体中心配套路网等。

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保交房”、城中村改造、学校医院配套,计划实施小街巷工程50余条。目前,这些道路正在加紧办理手续,有序推进建设,力争年底完工。

山西新闻网 记者

太原市在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城市更新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城市更新科学、高效、可持续实施方面有哪些工作计划?

太原市住建局城市发展科科长 韩冉

感谢您的提问和对城市更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更新工作,要求谋深虑远城市更新大文章。2025年,我市将以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建设为契机,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强化能力建设、健全长效机制,为城市更新长期、高效、科学推进打下坚实基础。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高质量完成2025年城市体检工作,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就是城市更新的重点问题,以城市体检推动城市更新。

二是科学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明确城市更新重点区域、重点内容,为城市更新实施提供规划指引。

三是精准制定《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改造重点领域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短板和国家政策支持方向,谋划城市更新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部门资金支持。

四是积极推动城市更新立法,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保障,激励市场主体、产权单位、居民等共同参与城市更新。

五是下功夫推进项目实施,重点推进一批惠民生、促发展、防风险的城市更新项目,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建设宜居安全韧性城市。

太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贺旭宏

记者提问环节就进行到这里。记者朋友如有进一步采访需要,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可继续采访相关负责同志。

感谢各位发布人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媒体记者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太原发布

相关文章:

农发行马鞍山市分行召开青年员工座谈会05-09

涉及小街巷建设改造、老旧小区改造!太原这场发布会,信息量很大05-09

越南一建筑发生爆炸,致1死3伤05-05

阿贝尔到底是个啥样的人?有何德何能可以接替巴菲特?05-04

暗夜守护者|凌晨两点的街头,这群夜行侠为你开启安全结界05-02

2025崆峒半程马拉松 | 跑马+旅行!这篇攻略必须码住05-02

记者手记:华表奖给青岛留下了什么?05-01

坚定信心凝聚力量 干字当头狠抓落实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