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西藏,你会想到什么颜色?
是白色?皑皑雪峰皎皎冰川,圣洁的白令人心灵澄澈;是绿色?莽莽森林茫茫草原,滴翠的绿令人满怀希望;抑或是蓝色?湛湛苍穹幽幽圣湖,无瑕的蓝令人心醉向往……

△ 夏日,林芝的林海雾霭升腾。人民政协网记者 宋宝刚摄
多彩西藏如同人间天堂。还有一种颜色,令人心怀激荡——正是有了这种颜色,才让这里的人们更加幸福安康。
“自我当兵以来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雪域高原,它带给了我快乐,带给了我从未见过的种种。”这是四川小伙李彬2008年在日记里写下的一段话。
当时刚刚年满21岁的李彬,作为武警林芝地区森林支队的一名战士,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守护着雪域高原中的这片林海。
林芝有着中国最大的原始林区,这里层峦叠嶂、森林浩瀚,美不胜收的背后,隐藏着一触即发的凶险。
在写下这篇日记的几天后,李彬参与到一场森林大火的扑救中,不慎被山顶滑下的圆木刮倒,滚落山下。战友们抬着担架护送他下山救治,“下山的路太长、太难,在最难过难熬的时刻,他只能用数数来支撑自己,断断续续地从‘1’数到‘1000’多,我们才终于把他抬到山脚下。”不幸的是,由于伤势过重,这个年轻的生命还是永远留在了这片他深爱的雪域林海。

△巴宜区“英雄颂”研学馆。人民政协网记者 宋宝刚摄

△巴宜区“英雄颂”研学馆。人民政协网记者 宋宝刚摄

△巴宜区“英雄颂”研学馆。人民政协网记者 宋宝刚摄
在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深处漫山遍野的苍翠中,矗立着一座“红色”的建筑——巴宜区“英雄颂”研学馆。正是在这里,李彬的战友——林芝市政协委员,林芝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玉领为记者讲述了17年前亲历的往事。
李玉领说,像这样的英雄与故事,在展馆里还有很多:上世纪50年代初,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十八军战士肩扛手凿,以血肉之躯跨越怒江天险,全长2000多公里的川藏线仅用了4年多时间就全线通车,把光明和幸福带进了雪域高原;上世纪60年代起,国家抽调、组织一批又一批干部进藏支援建设,舍小家为大家,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

△ 2023年7月1日,西藏林芝市巴宜区“英雄颂”研学馆开馆,李玉领(右二)向参观团队介绍基本情况。
一代又一代人扎根于此,生生不息守护着这里的草木山川,深情守护着这里可爱的山山水水与可亲的父老乡亲。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他们的经历与奉献,就是“老西藏精神”最真实的体现。
2013年从部队转业后,李玉领没有返回河南老家,而是选择扎根在战友用生命守护的这片林海。从保家卫国的军人到服务一方的基层干部,李玉领将“老西藏精神”融进了繁琐细致的基层工作,用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续写着信念与奉献在新时代的红色新篇。
这些年,李玉领主动寻访、挖掘、整理那些散落在高原上的动人故事,将它们传播给更多人。他也时常来到展馆,向来到这里的观众讲述战友的故事。
在今天,这些过去多年的故事还能打动观众,特别是年轻人吗?
面对这样的疑问,李玉领坦言:“生于和平的青年一代,未曾亲历枪林弹雨、随时牺牲的危险,未曾体会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艰苦。时代变迁的挑战固然存在,但正因如此我才要继续讲给他们听,因为他们是红色文化薪火相传的下一棒接力者。”
不久前,李玉领在展馆为来自拉萨的儿童合唱团进行讲解。听完讲解后,孩子们沉寂了片刻,继而,歌声渐渐响起,稚嫩真挚的童声与展馆的回响形成共振,久久不散。
那一刻,无须多言,合声传递的情感共鸣,表达了对英雄的尊崇。
这样的回应,正是对红色精神与红色故事的深情守护与响亮回答——崇高价值与人性光辉,本身就拥有穿透时空的力量。
李玉领说,几年前当他再次踏上李彬烈士曾经参与救火的那片土地,看到当年烧焦的山坡上如今已是漫山遍野的高山松,坚韧的枝干和蓬勃的新绿仿佛正在诉说着:红色的种子一旦播下,终将生根发芽参天而立。
那一刻,李玉领眼含热泪,心怀希望。
记者:王亦凡 韩雪 李京 宋宝刚 王晶 汪凯
相关文章:
无资质卖医疗器械、公示页面证照“隐身”……网售医疗器械乱象调查08-11
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肃然起敬!李玉领委员讲述了一段17年前在林芝林海雪原亲历的往事08-11
都清退两年了 为何还占着物业用房!事发福州一小区……07-23
致敬达瓦顿珠、嘎桑多吉!07-22
拉萨河畔三有村:幸福驿站托起“一老一小”|辉煌60载 魅力新西藏07-21
投入552亿元!提升通往振兴的路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