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红太阳:技改创新力度持续加大,信用修复稳步推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4 23:23:00    

7月14日盘后,红太阳(000525.SZ)披露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公司业绩呈现亏损,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68亿元至-2.28亿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为-1.96亿元至-2.56亿元。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公告指出,尽管公司氯虫苯甲酰胺产业链产品报告期市场价格走高,但体量有限且对本期业绩贡献不足,存在滞后效应,公司部分主要产品价格也仍处于低位徘徊。

与此同时,积极方面,管理层为推动公司后续更好发展,报告期加快布局实施技术升级、产品更新和战略校准,加大对吡啶碱产业链重点产品和装置进行技改创新,并持续推动新基地、新项目、新科研体系建设布局,相关支出和运营费用影响了公司整体经营效益。此外,公司重整后信用修复正在进行,增量融资有限,短期内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压力。

由此来看,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虽不佳,但业务后续发展仍有不少可圈可点之处。

以核心产品价格变动为例,2025年一季度,公司核心产品价格上涨实际上带动了业绩增长。据7月初公司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百草枯产品价格已从去年年底1.03万元/吨逐步上涨至1.25万元/吨。价格持续上涨同时,在此前投资者调研活动中,公司也表示,在百草枯领域公司具有较强的价格影响力,订单充足,开工率100%。

在新基地、新项目方面,公司各项目建设进度同样值得期待。公司在2024年年报中指出,2025年公司将依靠“世界首创,自主可控”的产业链“链主”优势,通过“产融结合、自我造血”等举措,确保四地“七大”刚需项目顺利建成。其中公司就提及在当涂基地分步完成吡啶碱技改,技术、成本做到行业领先;在万州基地完成 2,3-二氯吡啶产业链技改,并适时推进氯虫苯甲酰胺扩产和毒死蜱产业链技改工作。

此外,围绕降本增效和升级管理,公司在投资者调研活动中也给出2025年明确的目标:一是在可比情况下,公司产品制造成本下降15%以上;二是“六统一分”集约管控能力再加强,实现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三费”下降5%以上;三是数字化管理再深入,流程制度管控更加到位,推动公司实现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

随着市场环境持续改善、产能建设及技改稳步落地,以及公司降本增效与管理升级工作成效逐步显现,公司在经历短期利润表现不佳后,或有望推动业务的稳步向好发展,最终实现业绩触底回暖。

相关文章:

红太阳:技改创新力度持续加大,信用修复稳步推进07-14

四川新闻联播丨聚力攻坚 多个省重点项目迎新节点07-14

香港,梦回201907-10

微脉递表港交所:百度资本、IDG入股,三年累亏超7亿元07-10

新城控股:1-6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为103.3亿元 租金收入64.79亿元07-10

2024年中国超市TOP100发布 腰部企业经营改善明显07-09

深深房A:房地产项目收入结转增加 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411.70%至2034.17%07-09

东北新发地二期建设年底完工,助力辽宁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