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文露敏
5月6日,甘孜州白玉县沙马乡德西村,“红泉谷”文旅产业项目正式投入运营。该项目包括温泉酒店、红色展览馆、温泉综合服务区等,总投资7500万元。其中,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捐资800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股本金,参与建设运营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将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不低于股权投资额5%,也就是40万元的保底分红。

“红泉谷”文旅产业项目。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供图
“‘红泉谷’开谷,标志着德西村村集体经济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这也是国资国企产业帮扶与托底性帮扶协同发力的成果。”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派驻德西村第一书记张镭介绍,该项目是德西村村集体经济的第一个产业项目。
地处国道317线和国道318线连接线的德西村,毗邻巴巴沟蓝松湖、萨玛王朝遗址、沙马吼泉等景点,同时,具有天然地热资源,也是红军长征途经地。
“‘红泉谷’投入运营,我们有了自己的产业,大家实现了‘家门口’务工,年底还有分红,‘钱袋子’眼看着就要鼓起来了。”德西村党支部书记多呷表示,之后还要积极推动整村旅游接待,更好地带动德西村振兴发展。
2017年起,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先后分4批选派4名第一书记派驻德西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后,又作为地方国有企业结对帮扶白玉县,选派处级干部1名担任白玉县托底性帮扶专班成员,选派6名第一书记在一线开展工作,二三级公司结对帮扶白玉县11个乡16个村。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千方百计拓展增收渠道,全力以赴夯实产业基础。”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托底性帮扶开展以来,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坚持以产业帮扶增强造血功能,制发《支持白玉县振兴发展实施方案》,开展藜麦、雪菊“研发扩种+兜底收购”,推进中藏药二次开发等,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实施“红泉谷”特色文旅产业项目,建成南区菌类加工厂及交易市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持续开展“护航计划”,帮助欠发达县域培养一批现代企业经营人才等。
“红泉谷”文旅产业项目投入运营后,将把德西村打造成以“红色研学、温泉休闲、民俗体验”三大核心产品为支撑的旅游目的地,同时为附近约万名交通建设者的生活配套提供便利。记者从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驻村工作专班获悉,下一步,他们还将依托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源优势,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开发特色文创产品等,助力德西村振兴发展。
相关文章:
帮扶战报丨白玉县德西村首个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正式投入运营05-06
记账近10万元,他从来不去要……05-06
*ST正平2025年1-3月净利润为1457.1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7.99%05-06
台湾4月PMI骤跌 关税担忧影响厂商信心05-04
让“虫、树、藓”也带上科技范儿05-03
深铁携六大项目参展“五一好房节”05-02
张凌云:和乡亲们共逐致富梦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