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汇”中关村 | AI时代 人文社科应何去何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6:04:00    

今年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再度引发社会对于文科存续价值的讨论。当前全球范围内,不少高校出台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缩招政策,更被舆论解读为“大量文科生将被AI取代”的担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狂飙中,人文社科应何去何从?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就这一话题接受了央视新闻专访。

翟崑表示,AI带来了快速学习的工具,也带来了对部分传统专业的冲击。当前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人才培养都必须回应高技能、复合技能培养的诉求,中国在区域国别学等“大国之学”上仍有巨大人才缺口,人文社科的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走向交叉、走向应用,以满足时代需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黄政龙 荆雪飞

相关文章:

监利学子李鑫博圆梦北大 爱心协会万元奖励传递家乡温度07-24

北大“现身”江苏高招提前批次征求志愿 专家:要理性看待专业“冷门”“热门”07-13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06-30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持续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 全力培养高素质公安专业人才06-16

广东省秘书学会潮汕分会在韩师成立06-04

光伏机器人、3D打印珠宝……文博会深澳分会场玩转“科技+文化”05-25

复旦设立新文科发展基金,首期筹措资金1亿元,助力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创新05-09

中医专家来了|5月9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中医药专家许轶琛教授来院坐诊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