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7月13日盛夏清晨,狮山镇罗洞村百年书塾内,琅琅读书声穿透历史尘烟,叩响了新一届开笔礼的序章。二十多名稚子身着汉服,在师长引领下,用本土语言一字一句重温《弟子规》的古老训诫。

开笔礼现场。
这场以“开笔启智,以圣贤为师”为主题的开笔礼,沿袭古礼,严谨而庄重。活动开始,小学童们走过启智门,在一排寓意满满的摆台边,依次伸出小手摸摸芹菜、绿葱、橙子、苹果、花生等物品,希望孩子们未来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平安顺遂,仪式感满满。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开笔礼仪式由“正衣冠”起始,学童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手郑重整理衣襟袖口,整理衣冠,寓意“先正衣冠,后明事理”。随后,全体师生面向至圣先师孔子像行祭拜之礼,深躬之间,传递着对千年文脉的虔诚敬意。

学童们拿着自己写好的“人”字合影。

朱砂启智。
活动特邀请原狮山镇小塘中心小学、树本小学校长罗彬声,树本小学德育主任钟惠鹏等为孩子们“朱砂启智”,他们手持朱笔,饱蘸朱砂,在每一位学童眉宇之间轻轻点落,象征“开天眼、启智慧”。随后,孩子们在纸上写下“人”字,一撇一捺间传递“为学先为人”的深意。

茶敬师长。
“我要当科学家!”“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消防员!”“我的理想是当老师!”在击鼓明志环节,学童们奋力击鼓三声,高喊自己的理想与志向,引发阵阵掌声。这种具象化的表达,将抽象志向转化为可感知的仪式行为。

击鼓明志环节。
罗洞村一直以来崇文重教,旧时由于村中交通不便,族人在外经商积累了财富,便在村里建起书屋,用于后人念书习文,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清光绪年间,罗贞元、罗殿元、罗衍三人,相继中举。由于当年战火缭绕,其中两间书屋被袭击,已被村民拆除,用于建房。现存四间分别为仙岗学塾、泽明学塾、举鑑学塾、平湖书舍。这四间学塾是村里先辈族人重视教育、投资教育的见证,历经百余年风雨沧桑,更是村里人的荣光。

家长与孩子一起挂许愿带。
开笔礼选择在此举办,不仅是一种书香文化的传承,更是通过沉浸式仪式教育,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厚重,立志成为德才兼备的栋梁,以一场庄重的开笔礼叩启人生求学之门。

“开笔礼作为罗洞村的一项重要文化项目,未来计划融入更多乡土文化元素,让典籍中的智慧与乡土的温度相结合,方能真正实现为千年文脉注入当代教育实践,为孩子们打好精神的底色,培养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罗洞村党委书记罗永升在致辞中表示,开笔礼是人生四大礼之一,不仅是学童们知识积累、锤炼品格的开端,更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起点,他寄语学童们以开笔礼为新起点,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品德,立志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好青年,未来为家乡争光,为狮山添彩。
文/图、视频 南海融媒记者 李福云
相关文章:
开笔启智!狮山罗洞村举办第二届开笔礼活动07-13
科学筑梦 点亮童真07-03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开展“育苗护童心 医检共护航”活动07-02
抗洪救灾中的温暖力量:村民接力帮厨 合约食堂变“前线补给站”06-29
狮山园区第二届企业职工篮球赛32支队伍迎“篮”而上06-21
即将报名!符合条件的可享500元补贴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