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甘肃:特色产业托起乡村振兴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2:09:00    

【来源:甘肃新闻综合广播】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甘肃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促进产业延链增效,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致富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高台县的梨产业不仅富了果农,更激活了乡村劳务经济。这两天,在共裕高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冷链物流基地车间里,一箱箱早酥梨将发往南京、北京、银川等地。今年,高台县共种植2.23万亩各类梨树,预计产量0.64万吨,可实现经济效益2300多万元。

产业兴旺,让广大种植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激发了村民主动把产业做大做强的内生动力。眼下,武威市凉州区金塔镇金塔村日光温室产业园大棚的羊肚菌迎来采收期,具有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的羊肚菌、球盖菇等食用菌,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品牌,不断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在静宁县红寺镇脱毒马铃薯种薯组培繁育基地,工作人员正在剪切马铃薯脱毒苗茎段。无菌环境下,单节茎段被转接到新的培养基,随后进入培养室进行扩繁。今年红寺镇全镇种植马铃薯1.8万亩,其中大棚种植原原种35亩,预计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今年,静宁县马铃薯种植面积预计44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52万吨以上。

庆城县因地制宜,全面核实闲置土地资源,大力引导南庄乡村民栽植连翘,推行“种植在户、订单回收”模式,强化联农带农益农机制,连翘种植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我省围绕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实施扩量、提质、延链、增效行动,将培育一批产值超500亿、1000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争取获批1—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积极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

来西青·创青“村”——青春招募令!05-08

甘肃:特色产业托起乡村振兴路05-08

帮扶战报丨白玉县德西村首个村集体经济产业项目正式投入运营05-06

GDP增速连续十一季度位居全国第一方阵——甘肃一季度再迎开门红05-06

台湾4月PMI骤跌 关税担忧影响厂商信心05-04

让“虫、树、藓”也带上科技范儿05-03

联播观察|“花式”解锁好春光05-01

从“量”到“质”的经济动能转换!一季度长春市项目建设观察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