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郎朗、余隆等在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上为观众带来足不出“沪”艺术享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2 22:46:00    

伴着初夏傍晚的微风,5月11日,1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模受邀来到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上海交响乐团在一边奏响金庸的武侠经典,一边让以中华美食为灵感创作的《中国厨房——味觉的盛宴》的旋律回荡。刚刚过去的周末,郎朗、亚当·费舍尔、余隆等音乐大师以及两支百年名团——上海交响乐团与德国杜塞尔多夫交响乐团,为观众带来了两场足不出“沪”的高质量文化艺术享受。

演出前,由郎朗领衔的第一天音乐节5000张门票72小时即宣告售罄,刷新音乐节单场最快销售纪录。5月10日晚,郎朗弹奏了门德尔松21岁时(1832年)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音乐充满浪漫色彩,技巧华丽,充分显示了青年的朝气。“很适合在户外音乐会弹奏。”郎朗说,“这是我第一次参与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也是第一次来辰山植物园,感觉很放松。你能闻到花的香味,感受风的声音,人与自然结合得特别好。”

郎朗虽是第一次来辰山植物园演奏户外音乐会,但谈起户外演出,郎朗可并不陌生。甚至他的职业生涯最重要的起点,就是源自一场户外音乐会。1999年,17岁的郎朗在拉维尼亚音乐节中临时替补原定钢琴家安德烈·瓦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演奏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激情澎湃的演奏征服了现场观众,演出结束时掌声持续长达20分钟。“可以说,我艺术生涯的幸运时刻,就是起源于户外演出,所以我对户外演出总有特殊的情感。”郎朗说。

相比起室内演出,郎朗表示户外演奏经常会遇到突发情况,除了下雨之外,有时会有虫子或者鸟飞到舞台,夏天的蝉鸣声也会对音乐会构成干扰,一度需要暂停演出。“这一次在辰山植物园,很幸运没有下雨,音响也都很好,只是风很大,乐手们的乐谱都用架子固定得很紧。”

5月11日,有100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劳模代表受邀来到音乐节现场聆听音乐会,在繁忙工作之余,感受了一次别样的“诗与远方”。音乐节小舞台专为非职业合唱团打造,30多支来自各行各业、各个年龄段的合唱团报名参与,最终16支队伍脱颖而出登上舞台,收获热烈的掌声。正如指挥家余隆所说:“交响乐不是殿堂,而是人间。”这种“艺术惠民”的理念,让音乐节不仅是文化盛事,更成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

郎朗、余隆等在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上为观众带来足不出“沪”艺术享受05-12

刚刚,周深罗云熙工作室联合声明05-04

“一场大赛”撬动一座城,上海参事:将“赛事流量”转化成“消费增量”04-29

魔术武术 音乐篮球 美食露营 五一逛太原植物园 花式玩法等你来04-27

音乐剧《南孔》开启烟台站巡演04-26

看演唱会被扎伤?公共场所安全得从日常监管抓起04-26

云南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茶马之路》5月精彩上演!04-25

牡丹园中看村晚!全国“四季村晚”示范展示活动精彩启幕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