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丨贵阳“二四”轰炸的悲壮史实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14:00:00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间奋起抵抗,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十四年浴血抗战,那些看似寻常的城市空间,都曾是民族存亡的烽火前线。


当我们翻开历史的扉页,一道深刻的历史印记在岁月流转中始终清晰——那些见证过贵阳“二四”轰炸创伤的街巷。这里,曾经升腾着战火硝烟的灼热,也淬炼出城市浴火重生的精神力量。今天,让我们一起触摸时光印记,聆听历史回响,让信仰的光辉继续照亮前行的路。


后方告急:

防空演习与血色前奏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从此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贵阳虽然远离抗日前线,地处西南大后方,是座不设防的城市,但在抗日战争期间仍遭到日本飞机的袭击、轰炸,其中以1939年2月4日的轰炸最为惨烈,史称“二四”轰炸。



△“二四”日机轰炸贵阳浓烟四起。图源贵阳市档案馆


1938年2月1日,贵州省政府在原保安处防空科的基础上,成立了全省防空司令部,着手进行防空宣传和防空准备,进行过两次防空演习。这年9月,日军先后出动飞机14架,两次侵入贵州上空,其中一次袭击了贵阳附近的清镇飞机场。结果该飞机场6架伪装飞机被炸毁,1人被炸死。


1939年2月4日,农历腊月十六,人们都忙着准备过春节,没有想到日本飞机会轰炸贵阳。在此之前,防空司令部在贵阳举行了两次防空演习,2月初防空司令部在报上刊登紧急通告,“定于2月3日举行贵阳市第三次防空联合总演习,从1日起举行防空宣传三天”。因为贵阳过去没有遭到轰炸,人们都不以为然,只认为是“演习”而已,没有作应急的准备,还是如同往常一样生活。


血色记忆:

“二四”轰炸的惨烈现场


1939年2月4日上午11时20分左右,日本轰炸机18架,向贵阳上空飞来。防空司令部发出空袭警报,在东山顶上升起标志敌机数目的红灯笼。但大家均以为是防空演习的继续,未有警觉或犹豫观望。直至再度发出空袭紧急警报,警察奉命出动时,居民们才仓皇疏散。当18架敌机分三路投弹时,许多人还在家中。日机一队由东而西,直穿市中心;一路由东偏北,一路由东偏南,绕弧线包抄市中心,边飞边投弹。总计投弹约120余枚,多数为烧夷弹,被炸面积约占全市的七分之一。


△“二四”轰炸前的贵阳中华南路。图源贵州省档案馆


△“二四”轰炸后被夷为平地的贵阳中华南路。图源贵州省档案馆


这次轰炸,给贵阳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被轰炸的地区,东至三浪坡(中山东路北段)和护国路交接处,西至中山路先知巷口(中山西路),北至光明路口(今省府路),南至贯珠桥,大十字、中华中路、中华南路、正新街、金井街(今富水中路)共有十余处起火。据贵州省政府事后统计,被毁房屋约1326幢,市民死者521人,伤者1526人。而另据当时贵阳商会的调查统计,死伤人口约4200多人,无家可归者约2万余人,财产损失约在3380万元以上。



△“二四”轰炸后,贵阳灾民在清理残存物品。图源贵阳市档案馆



△“二四”轰炸遇难者的棺木摆放在九华宫路上。图源贵阳市档案馆


在这次轰炸中,许多商号遭到较大损失,如恒兴益百货店、广聚源皮鞋店、朱铭泰瓷器店、张鹤麟笔墨庄、凤祥楼银楼等,工商业一度萧条。文教机关也遭到破坏,如国民党中央通讯社贵阳办事处、国民党中央日报营业部、贵州晨报社、省民众教育馆,商务书局、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北新书局等设在贵阳的机构,金筑戏院、群星电影院、复旦女校等。


众志成城:

轰炸后的救援与重建


1939年2月16日,贵阳各界举行“二四轰炸”殉难同胞追悼大会,广大民众以自己的遭遇控诉日本侵略的罪行,这次轰炸成为贵阳人民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经多方努力,贵阳在志道小学内设立难民救济站,发动地下党所领导的群众救亡团体和社会进步人士开展募捐、救济活动;同时,组织部分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利用救灾的机会,进一步宣传抗日,激发群众的抗敌热情,并将这种宣传深入到农村去。中共贵州地下党所领导的筑光音乐会、沙驼话剧社、大夏歌咏队等组织,立即贯彻这一决定,发动救亡团体的成员,捐献衣物、食粮、救治伤员、扑灭余火,把抗日宣传与救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二四”轰炸后警察和防护团组织救火画面。图源贵阳市档案馆



△“二四”轰炸后,为方便居民疏散增开的城门洞。图源贵阳市档案馆


与此同时,国民党贵州当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拨款设立灾民救济处,办理急赈,贷款帮助工商业户复业,并令在郊外赶造简易平房1500所,安置难民;同时组织公、私立各级学校,陆续往郊区转移,并在贵阳城区增辟城门,拓展道路,预防日机再度袭击。由于各抗日救亡团体的努力,“二四”轰炸后,在贵阳形成了一次控诉日寇暴行,坚定抗战决心的热潮。



△贵阳市实验救济院配发难民粮食。图源贵阳市档案馆


△“二四”轰炸后重建的大十字。图源方志贵阳


城市新生:

从战争废墟到现代都市


曾经被战火摧毁的中山西路、省府路等地,如今已成为现代化城区,高楼林立、商业繁荣,但“二四”轰炸的历史记忆仍被铭记。在这里,记忆不是沉重的枷锁,而是照亮前路的星火。在快速发展中,贵阳始终以“二四”轰炸记忆为镜,警示后人珍视和平,砥砺前行。从毁灭到重生,贵阳人民用行动书写了中华民族顽强生命力的壮丽篇章。


知知贵阳综合自方志贵阳等

编辑/杨倩倩 责编/刘娅 审核/曾昕 终审/谢涛

相关文章: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丨贵阳“二四”轰炸的悲壮史实07-16

(体育)羽毛球——日本公开赛:陈雨菲首轮晋级07-15

导演谢飞:青年导演多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07-14

深观察丨美国财长下周访日 日本如何不入困局07-13

商务部:全力保障汛期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07-04

累计献血14500毫升,昆山90后今天捐献“生命火种”06-18

刚买的苹果手机,拿回家发现相册有陌生女孩自拍照!06-17

“的黎波里”号两栖攻击舰前往日本部署,替换“美国”号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