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临沂客户端讯在8月19日公布的2025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榜单上,鲁南制药集团以研发投入占比10%、专利超2800件的硬核数据,创下蝉联四届榜首的纪录,彰显了鲁南制药在医药科技创新领域的领先地位,树立了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这一现象级表现背后,隐藏着中国民企突破创新瓶颈的“黄金三角”模型——平台磁场效应、人才代际革命与转化生态重构。
平台进化的“反木桶理论”:长板决定天花板
在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成功突破了中药药效物质研究等关键技术瓶颈,将传统中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让古老的中药焕发新的生机。
这项重大科研成果,只是众多成功案例之一,鲜明地彰显了平台进化的创造力。在鲁南制药,传统制造业的“木桶理论”正在被现实版的“反木桶理论”颠覆。企业投入营收10%以上用于研发,聚焦5个国家级平台和11个省级平台打造“技术长板”,覆盖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等三大领域。这种“非对称创新”策略,使企业在手性制药、生物类似药等细分领域形成绝对优势,支撑起年均超100个新药研发项目。
更值得关注的是平台的“热带雨林效应”。鲁南制药通过搭建“产、学、研、用”四维协同网络,将100余所高校的“学术触角”转化为产业创新的“神经末梢”。在靶向药物、生物制剂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累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34项,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55项。
对于平台建设的重要性,鲁南制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感受至深:“科技创新是企业的命脉,我们始终坚持‘平台赋能创新’,通过高能级科研平台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人才代际革命:Z世代主导的“创新蜂群”模式
当众多药企还在争夺资深专家时,鲁南制药已构建平均年龄32岁的“Z世代研发军团”,呈现出鲜明的“蜂群智能”特征。鲁南制药集团通过“引育留用”组合拳,打造了一支年轻化、高水平的研发团队。
向外“引才”方面,鲁南制药通过“筑巢引凤”策略,吸引了泰山学者等领军人才30余名,组建了包括海归博士、高级工程师在内的2000人研发团队。
向内“育才”方面,企业与山东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共建“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每年投入超亿元用于员工培训,形成了“科研骨干—技术精英—产业人才”的梯队培养模式。
强力“留才”方面,鲁南制药推行“揭榜挂帅”机制,设立亿元创新基金,对重大科研成果给予重奖,让科研人员实现“名利双收”。
今年,鲁南制药面向全球发布了“神农计划”:不是高薪“挖角”成熟人才,而是通过“创新预孵化”模式,资助在校博士生开展定向研究,毕业后直接带入产业化团队。这种“人才期货”策略,已为社会提供岗位超过1000个,进一步扩大了人才储备。
张贵民坦言:“人才是第一资源,只有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投入创新,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转化生态重构:从“创新孤岛”到“价值星系”
鲁南制药的便秘专利新药首荟通便胶囊,从实验室到上市仅用3年时间,现已覆盖全国3000余家医院,惠及百万患者。
在鲁南制药的2800件专利中,转化率高达90%,其奥秘在于构建了医药界的“价值星系”模型,形成“研发—中试—生产—销售”全链条转化机制,确保科研成果快速“落地生金”。
在上游研发环节,自主培养基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中游生产环节,开发生物类似药,让患者用上平价好药;在下游市场环节,带动齐鲁大地5000家药企协同发展。这种全链条的品牌布局,让“鲁南制药”四个字成为整条产业链的价值符号。
在中医药创新领域,鲁南制药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将经典名方“荆防败毒散”升级为现代中药制剂——启达力®荆防颗粒。在生物制药板块,企业自主研发的CD20单抗注射液利妥昔已经成功上市,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今年以来,鲁南制药有25个产品在国内获批,16个产品在国外上市,40余个一类新药进入临床阶段,形成了“创新药+仿制药+中药”三驾马车并驱的产品矩阵。
这种生态化转化模式,产生了“滚雪球效应”:在国际收入占比达20%的背景下,企业仍保持国内市场份额的旺盛增长力,有力地证明了创新价值传导的有效性。正如张贵民所说:“科研成果只有产业化、市场化,才能真正释放价值。我们通过精准对接临床需求,让产品‘走得出去、叫得响亮’。”
创新不止,未来可期。张贵民表示,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以鲁南制药为代表的中国药企正通过持续创新突破,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志英 通讯员 刘玉民 杜永武
编辑:张娜
相关文章:
选择山东 商聚临沂 共赢未来丨鲁南制药何以蝉联山东民企创新“四连冠”?08-21
奚梦瑶带儿子看C罗球赛,5岁何广燊身高已超过母亲腰部08-20
2025年第五届“全民健身 健康中国”全国县域足球赛在鄠邑开赛08-19
第二架!金湾大飞机,试飞成功!08-18
起拍价165万,1750瓶茅台被法拍:经137次出价,被人以373.65万拍下;与涉黑案有关,其中一人已被执行死刑08-17
校企精准对接共筑产才融合新高地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