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璟璟
理发结束,旋转座椅就“唰”地一下向后旋转,多名店员聚拢过来。背景音乐随即响起,店员们簇拥着,突兀地尬舞……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一类特殊的“团播”正在一些理发店上演。在多地的多家理发店内,相似的剧情不断出现。那些看似回馈老客户的即兴节目,最终都精准地指向同一个终点:引导充值。(中新社)
那边厢,劲歌尬舞余韵未消,顾客正当是面红耳赤之际。这边厢,温情脉脉、死缠烂打,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办卡”。谁曾想,理个发,居然也能被架在火上烤。很多人被架到那儿,下不来台了,也就只好乖乖就范了。
我们知道,理发店充值卖卡,素来是无所不用其极。有唬人使诈的,“不办卡是天价,办了卡白菜价”,俨然不办卡就是吃大亏的傻瓜;有坑蒙拐骗的,动辄拿头皮、发量、发质说事巴拉巴拉,吓得顾客一愣一愣的。当然了,长年的斗智斗勇之后,消费者们也渐渐觉醒、不吃这套了。在此大背景下,理发店迅速迭代了打法,于是乎,才有了这波“尬舞团播”“表演式推销”的土嗨浪潮。主打个软硬皆施、出其不意。
该怎样定义这蹩脚的一幕呢?像卖艺,像卖惨,像卖乖,但终究是卖卡!可想而知,托尼老师们,大概率也是被迫营业。从过往案例可知,一些理发店素来是破冰文化、奇葩团建的重灾区,要的就是豁得出去。嗨歌尬舞,店员越是拉得下脸、放得下姿态,顾客就越是容易掉入面子困境、被情感陷阱围猎。我跳都跳了、你看都看了,“多少充点”,这种柔性的强买强卖,包装在人情世故的表象下,最是挣脱不去。
诚然,如今很多服务业,都在塑造“情绪价值”,旨在以此强化用户黏性、提升品牌溢价。只是需要厘清的是,这种“价值”,绝非商家单方面的自说自话和强加于人,而更多还是要基于消费者真情实感的反馈。换而言之,“情绪价值”这事,消费者说你有你才有,属于“我可以给你,但你不能抢”。理发师莫名其妙地跳了一段舞,就自以为提供了情绪价值,自鸣得意、自我感觉良好,这根本就是自欺、欺客。
如果说理发店团播尬舞、“表演式推销”,最开始还能绑架一部分顾客。那么,随着这一伎俩被曝光、别拆穿、被群嘲,想必更多的消费者也会对此脱敏吧。一家理发店能够顾客提供的最大的情绪价值,就是理一个让人满心欢喜的发型。做好本业水到渠成,奇技淫巧,只会弄巧成拙。
相关文章:
理发店团播尬舞,是以“情绪价值”之名搞强买强卖|封面评论08-25
追求文献价值与审美价值的统一08-20
融入蜀锦、成都等元素 世运会周边火出圈08-12
好评中国|数智赋能,新电商创造新价值07-28
夏日“晒”出大市场 “花式”防晒用品热销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