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性别失衡与破格录取,不该成为高校宣传的价值导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8:30:00    

4月7日,武汉大学官微一篇“游戏少年逆袭发顶刊”的文章引发关注。曾经沉迷网络游戏的少年,如今成为顶刊论文作者并斩获雷军卓越奖学金,其成长逆袭的故事确实令人赞叹。然而,报道中一些细节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值得深思。主角和女友的关系表述令人不适,所谓的科研学工“平衡术”背后却是女友的“后勤保障”,让我们不得不对其中的寓意和导向提出质疑。

性别平等是当代社会重要的价值观念,无论在家庭生活还是职场、校园,都强调男女共同承担责任与义务,相互支持与成就。文中提到,“文科生女友包容生活作息,包揽三餐家务,让他无后顾之忧。”女友被刻画成一个牺牲自我、全方位服务男友科研事业的角色,而获奖者对女友的“回报”仅仅是用理科思维影响她,鼓励她进行交叉学科探索。这样“独属于他们的浪漫”,或许并不值得被报道和传播。在高校这样的育人场所,校园媒体报道传递出这样的观念,影响范围更广,负面效应更大。

同时,获奖者所谓的“平衡术”并不平衡。主角曾沉迷游戏无心学习,挂科使其绩点从三点七暴跌至一点几,保研希望渺茫。但他找到教授,袒露心声后打动了对方,从而被“破格”收入实验室。不可否认,主角后来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优异成绩,值得肯定。然而,学校官微在报道他个人努力的同时,过度突出这种破格支持的合理性,忽略了对学术公平性以及规则严肃性的探讨。

科研领域,公平与规则是保障学术生态健康发展的基石。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在公平的竞争环境下,凭借自身的努力和实力获得发展机会。虽然导师的赏识和宽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成就一个学生,但过分突出破格录取这种行为,引发公众对既定学术选拔规则的质疑。如果这种破格行为被过度宣扬,可能会让学生们产生一种误解,认为即使前期不努力,只要能找到合适的契机获得导师青睐,就可以弥补之前的不足,这对于那些一直遵守规则、努力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也不利于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术风气和成长氛围。

这一事件也给高校宣传部门和融媒体工作团队带来启示。要避免采用可能引发争议或误导性的表述,更加谨慎地处理类似题材,平衡好流量与效果,注重价值导向。高校机构媒体作为校园文化传播和价值塑造的重要力量,报道不单是为了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更重要的是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关注、记录和传播更值得被报道的人物与事件,做好思想引领与校园新闻工作,避免宣传导向偏差引发的舆情危机,更好服务于学校发展大局,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新发展。

(作者:丁超逸,来源:红辣椒评论)

相关文章:

刚刚,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一致决定……04-22

沈阳“百企千岗”引才活动走进北京04-22

论文抄袭背后,副校长不能“神隐”04-15

人民论坛网评04-14

长清区:垃圾死角“清零行动”交出亮眼成绩单04-14

“对等关税破坏多边贸易体制”,中方在WTO三点主张发言,引发广泛呼应04-10

性别失衡与破格录取,不该成为高校宣传的价值导向04-10

树人谈丨大学生抢“减脂课”,是健康“自救”04-09